欢迎您访问湖南教师资格网! 本站为湖南教师资格考试民间交流网站,主要为考生提供考试报名时间安排以及教师资格证常见问题答疑等相关信息,教师资格证官网以湖南省教育考试院www.hneao.edu.cn或当地教育局所示为准。
在线咨询
公众号
交流群
考生交流
合作联系
在线做题
短信提醒
教师资格考试动态提醒
获取验证码

特别提醒:

1.提醒为短信模式,请填写本人正确的手机号码

2.确认预约后,会有专门的客服确认您预约的项 目,请保持通讯畅通

3.如有任何问题,请致电客服热线:
或点击网站首页的在线咨询

2018下教师资格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时间:
2018-11-05 11:58:02
作者:
刘老师
阅读:
来源:
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答案:D。瞿秋白《一种云》

  2.答案:D。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3.答案:C。教师让学生学习并总结“之″的用法

  4.答案: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5.答案:C。鲜血诚可贵,助人价更高

  6.答案:C。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7.答案:A。教师关注茡生个体差异

  8.答案:B。“既望”是指阴历每月初二,“望”是指每月初

  9.答案:A。创设了基于生活的学习情境

  10.答案:A。教材的编排对我们设计教学方案很有帮助,但学情也不能忽略

  11.答案:B。能够降低作文题难度

  12.答案:C。整本书的阅读能够促进茡生阅读能力的整体提升

  13.答案:B。考查茡生对经典作品比较阅读的能力

  14.答案:D。评析作者论述“木叶”相关问题的思路

  15.答案:A。进一步补充“领字”知识,要求学生记忆背诵

  二、案例分析题

  16.【参考答案】

  (1)首先,教师讲解“沉郁顿挫”的含义,让学生理解,然后用杜甫的《登高》让学生来感悟“沉郁顿挫”的风格,以及品析诗歌中从哪里可以读出“沉郁顿挫”,并且给出相关的提示,具体从哪些地方着手,以及表达要求。在这个部分,体现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

  其次,安排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诗歌,并且自由讨论,接下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在这个部分,体现出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问题是学习的出发点,问题诱发求知欲,激起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的欲望。

  再次,在学生分享讨论结果的时候,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引导,在第一位学生回答完后,教师用《沁园春•长沙》引导学生进行对比,然后让学生得出“沉郁”之感,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从别的角度进行分析,在学生从“鸟飞回”的意象角度解读后,学生回答并不完善,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引导学生得出更完善的结论,并且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适当的反馈点评,然后引导学生从“顿挫”的角度再次解读文本,最后教师安排学生听音频再次感受诗歌的“沉郁顿挫”。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需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学生通过自己分析感悟作品,得出对作品的独特理解,有助于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也进行了适当的引导,把握了课堂节奏,但是教师在部分环节的对学生的反馈不够及时,并且部分问题的引导不够恰当,这对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教学效果: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理解了沉郁顿挫的含义,并且能够在对比分析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但是教师对于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并没有高效反馈,没有知人论世,情感目标未能有效达成。

  (2)

  优点:新课程标准要求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该教师给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后,面向全体同学,积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并且发挥教师了评价的激励功能,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以点头认可和“很好”等词给予学生肯定,并且能够针对学生的问题给予一定的指导,如学生在回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联时,教师就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讲解说明,以上教师的行为值得肯定。

  缺点: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在给予学生评价的时候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表现,满足不同发展需求。提供该教师在课前有一个“沉郁顿挫”的学习目标,在整个课堂上全程掌控节奏,但是当学生阅读出不同的结果时,教师没有适时地展开,错过了恰当的引导时机。如学生阅读出好像“暗示诗人命运”时,教师答非所问,继续按照既定的想法问学生的感受,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思维的展开。

  17.【参考答案】

  错别字:“撕哑”的“撕”改为“嘶”,“暇思”的“暇”改为“遐”,“恶杀”的“恶”改为“扼”。(三个中任意两个即可。)

  病句:“那时候的整个夏天是虫鸣织成的一张网,被笼罩在我的记忆上。”改为“那时候的整个夏天是虫鸣织成的一张网,笼罩在我的记忆上。”

  18.【参考答案】

  优点:言约义丰,语言质朴。

  文章是一篇散文,作者用拙朴的语言回忆往事,由此写到虫鸣,并在淡淡的回忆色彩中流露出作者对于虫鸣的怀念,文章第三段以问句起始,又将回忆拉回现实,在对现实的语言描绘中表达作者对虫鸣逝去的哀伤,提供但此时,“虫鸣”已不单是“虫鸣”,有了更多的内涵,使文章显得言约义丰,质朴无华。

  三、教学设计题

  19.【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渴望招纳贤才来建功立业的心情,能够背诵。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学习用典、比喻等表达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以及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

  设计依据

  (1)教学目标的确立要满足《语文课程标准(高中)》的要求,高中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语文课程应该引导学生自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单元教学要求、本课的特点及学生情况,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故确立了以上三维教学目标。

  (2)根据单元教学要求,该课文选自某高中语文教材必修2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本单元是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单元,在单元中明确指出: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提供本单元的教学要注意诗歌所表现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通过多种朗读的形式,独处诗歌的节奏和韵味,体会诗中所蕴含情感。

  (3)根据诗歌内容设计,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因此设立了这样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0.【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以及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过程:

  1.以“忧”字为核心解读诗歌。学生自由诵读后,小组讨论探究:全诗当中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为何而“忧”?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时光易逝、贤才难得、功业未就。

  ①时光易逝

  学生再读诗歌,思考:“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这四句诗只是对自己说的吗?他有没有对别人说的意思?

  明确:既包含了自己的人生抱负,也在巧妙提醒人们珍惜时间,有所作为。

  ②贤才难得

  课件出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标注“子衿”的出处及含义,追问:作者引用这两句诗有什么用意?

  小组讨论,明确:作者省掉“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两句,含蓄地提醒“贤才”来投奔自己,巧妙地表现出了急切的求才之心。

  再次研读,明确:“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实,鼓瑟吹笙。”这四句是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借以表示诗人对招纳贤士的热情。

  教师追问:作者在这儿仍然为“贤才难得”而忧,是否同诗歌的第二节内容重复?

  明确:反复咏叹正是为了强调内容,加深情感。提供作者在这里不单单是为贤才难得而忧,他还有更深的忧虑。

  ③功业未就

  学生自由读诗,思考:诗中写眼前已是高朋满座,曹操理应满心喜悦,为何还会如此忧愁?“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又有何深刻含义?

  小组合作探究,派代表发言,明确:心忧只因功业未就和人才不足。月明四句,比喻贤者在寻找寄身之地,而自己这里正是贤才的高地。

  追问:光靠对贤才的深情呼唤必然不行,曹操还做了哪些表达?

  明确:化自《管子·形解》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四句诗,表达自己对待贤才的态度、行动,表现了强烈的渴望贤才之情。

  2.学生带着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再读全诗。讨论:既然全诗贯穿着一种忧愁,那么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

  明确:不是。作者的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己所用;更渴望及时建功立业,所以整首诗充满了慷慨激昂之气,感情充沛,时忧时喜,忽徐忽急,展示着诗人博大坦荡的胸怀。“诗言志,歌咏怀”。曹操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广纳人才、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大志向。

  3.教师播放影视剧《三国演义》中演唱《短歌行》的片段,师生结合个人了解,畅谈自己对曹操的看法。

  21.【参考答案】

  1.学生阅读全文,找出文中描写“人生苦短”的句子。

  明确: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面对人生苦短作者又是如何做的呢?

  明确: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小组讨论,表面上看来作者是在借酒消愁,实际上作者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小组代表回答。

  明确:

  ①“对酒当歌”八句,猛一看很像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曹操这里来施展抱负。

  ②诗中浓郁的抒情气氛包含了强烈的政治目的。提供积极的目的却故意要用低沉的调子来发端,这固然表明曹操真有他的愁思,所以才说得真切;但另一方面,低沉的调子更能打开处于下层、多历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所以说用意和遣词真切又巧妙。

  ③八句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愁”,“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甚至反动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愁,那就成为一种积极的情感。

  4.从全诗来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志向?

  明确:表达了诗人因人生短暂,渴望招纳贤才、为己所用;更渴望及时建功立业,展示着诗人博大坦荡的胸怀。“诗言志,歌咏怀”。曹操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大志向。

免费领取教资笔试/面试/普通话备考资料> >

教师资格备考指导 立即定制专属备考方案

OR